一、硬性能力維度
1. 技術棧融合能力
- 嵌入式開發:精通STM32/ARM等嵌入式系統開發,熟悉CAN/LIN總線通信,具備BMS(電池管理系統)、VCU(整車控制器)等新能源核心部件的接口開發經驗。
- 仿真與可視化:
- 熟練使用Unity3D/Unreal Engine開發VR虛擬仿真教學系統(如動力系統拆裝、故障診斷模擬場景);
- 掌握三維動畫制作流程(Blender/Maya+3ds Max),能獨立開發新能源汽車工作原理動態演示課件。
- 工業軟件適配:熟悉Matlab/Simulink車輛模型仿真,或CarSim等動力學仿真工具的數據對接。
2. 垂直行業經驗
- 教具產品化經驗:
- 3年以上新能源汽車教具研發企業工作經驗,深度理解教學場景需求(如安全防護設計、模塊化拆裝結構);
- 主導過教具配套軟件系統開發(如教學管理平臺、實操評分系統、故障模擬注入軟件)。
- 技術轉化能力:能將新能源實車技術(如三電系統、智能網聯)轉化為可交互的教學模塊。
3. 跨領域技術聯動
- 無人機/機器人開發經驗優先:具備ROS系統開發能力者加分(用于開發移動教具或實訓機器人);
- 熟悉IoT技術:實現教具設備數據采集與云端監控(如電池狀態實時顯示教學系統)。
二、軟性素質維度
- 教育產品思維:能將抽象技術原理轉化為直觀可視化教學內容,注重學員操作體驗與認知邏輯。
- 快速技術響應:跟蹤新能源汽車前沿技術(如800V高壓平臺、SiC電驅),快速迭代教具功能。
- 合規意識:熟悉教學設備安全標準(如UL/CE認證要求),確保軟硬件設計符合教育場景規范。
三、典型項目經歷偏好
- 開發過新能源汽車故障診斷仿真實訓平臺(含VR沉浸式操作模塊);
- 制作高精度三維動畫演示電機/電控系統工作原理(用于理論課可視化輔助);
- 為職校/企業培訓中心定制軟硬件一體教具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