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溥淵未來技術學院是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十二家未來技術學院之一。學院全面實施教育綜合改革試點,致力于打破學習邊界、學科邊界、學校邊界,探索構建具有世界影響、中國特色的產教融合教育體系,面向未來產業培養戰略型、國際化科技領軍人才。 學院在全國首次設立“可持續能源”、“健康科學與技術”兩個本科新專業,建立以學生為中心、卓越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本碩博培養體系,包括:本科學業導師制,全方位關愛學生;個性化培養方案,構建跨學科背景;創新性評價體系,德智體全面發展;深度產學研融合,錘煉前沿創新能力;多模式國際合作,塑造全球領導力。 學院與上海交大理工生醫管等傳統優勢學科緊密合作,以人工智能賦能、大跨度交叉為特色,與國內外科技領軍企業共同建設未來電池、未來光伏、極限智造、智能網聯汽車、腦健康、運動健康、人體數字孿生等交叉研究中心,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四鏈融合,為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創新之源、人才之基、轉化之橋。 學院于2021年5月批準建設,2022年12月正式命名,2023年9月迎來首批本科生。學院已全職引進師資30余人,均具有海外著名高校教育工作經歷,長聘教師中國家級人才超過50%。到2026年,學院將組建國際大師領銜、超百人規模的頂尖師資隊伍,形成產教融合辦學新機制新模式。學院敢為人先、改革創新,擬到2030年建成以塑造領軍人才、培育顛覆性技術而聞名海內外的特色學院。 學院院訓為:“溥博淵泉,與日俱進”。“溥博淵泉”典出《中庸》,寓意精神廣博深邃,文化開放包容;“與日俱進”取自上海交大日晷石刻標志,象征適應時代變革,持續追求卓越。學院英文名稱:Global Institute of Future Technology,簡稱GIFT,寓意天賦之師精心雕琢,孕育天賦英才。 學院創始地坐落于閔行校區包玉剛圖書館東翼,思源湖畔環境優雅、景致怡人。學院新大樓按“Sciences & Arts”國際前沿理念設計、建筑面積6萬平米,已于2024年4月奠基開工、預計2026年落成,將與寧德時代未來能源上海研究院共同構筑起產教融合“雙子樓”,將成為上海市“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的璀璨地標。